首页  >   报告&洞察

关于虚拟数字人行业的几点思考

作者:胡琼方、刘朝青


虚拟数字人是由建模/图像技术、自然语言交互技术、深度学习等多元技术融合产生的新兴业态,近两年来虚拟数字人成为市场追捧热点,出现了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在投资界、媒体界、游戏界已有比较成熟的应用案例。尽管虚拟数字人行业发展时间不长,市场发展路径处于探索时期,但随着元宇宙概念兴起之后,虚拟数字人进一步呈现爆发式发展态势。据研究报告统计,2021年,虚拟数字人相关企业融资2843起,融资金额为2540亿元,红杉、IDG、顺为资本等一线基金纷纷入局。今年以来,虚拟数字人领域融资数量已达到近百起。针对虚拟数字人行业,如何促进其有序和高质量发展,我们汇聚若干专家意见,形成如下思考。

一、虚拟数字人本质仍为数字资产640.jpg

虚拟数字人分类按照应用划分为两类:服务型虚拟数字人和身份型虚拟数字人。随着对虚拟数字人的进一步加大应用,虚拟数字人到底是什么正引起社会争议。如有些观点认为虚拟数字人可以被承认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存在,并且应该考虑其可能承载的相关权利。我们认为,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虚拟数字人本质仍然是一种数字资产,归属于拥有其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实体,不具有人格化权利。

就像人在游戏空间中有不同角色,人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有不同账号,但是并不妨碍现实中的法律适用在每个人身上,因为任何一个游戏账号背后都是一个手机号和身份证号,任何一个游戏中的账号都能锁定一个身份证号。目前有业内专家提出了根化身等概念,其核心也是在千变万化的虚拟空间、虚拟身份中锁定最根本的身份。

二、法律责任界定:制造者和拥有者承担法律责任

鉴于虚拟数字人被认定为一种新型的数字资产或网络虚拟财产,其所有权利责任应该归属于拥有它的主体。因此我们认为虚拟数字人由于是被生产者或者所有者控制,它产生的后果和法律责任应用于我们现有的民法典和刑法,制造者和拥有者应当为虚拟数字人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从行业看,类似提法基本已受行业认可。如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在应用虚拟数字人场景时,通过和B站等第三方平台的一些规则去做相应规范,他们也希望政府对于虚拟数字人应有更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和管理。

当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算法创新也层出不穷,未来可能出现一种情况,虚拟数字人可能基于算法或者其他原因,超出了生产者或者所有者控制。那么法律上可能会对某些方式构成免责情形,免责也要考虑到真正受损的这一方,他们的损失如何赔偿需要考虑,鉴于此,从政府监管角度看,生产者是否要注意超出现有技术控制的情况提前做出备案或预案。

三、虚拟数字人产业应引导向良性和高端化发展

虚拟数字人产业虽然出现未久,但已快速形成行业热潮。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有超过28万家从事数字人相关企业,这些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中间有低价策略和恶性竞争非常多。虽然从一个行业发展看,野蛮增长往往难以避免,但从行业管理和促进角度看,应该鼓励关注核心技术和核心平台发展,例如虚拟数字人行业所需的底层软硬件、高效率智能平台(形象平台、动作平台等SASS化公共开放智能平台)、高质量内容运营等。

同时,要引导虚拟数字人行业不能全部偏向泛娱乐化,而是要打造成高阶的数据智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要注重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如养老、青少年成长关爱等领域。

 

四、适度关注虚拟数字人所涉及的伦理问题

虚拟数字人作为自然人或者法人主体在虚拟空间的形象,在很多场合承担了虚拟空间社交的角色。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往往会对当前的伦理道德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青少年沉迷网络形象、虚拟世界的婚姻等。在应对这些可能的伦理挑战时,我们建议秉持的基本底线是在给自然人带来危害的时候进行法律预干预。如果没有社会危害的话,我们通常是建议以引导、教育等形式来疏导。针对青少年,因为心智和年龄相对不成熟,从保护未成年人角度来说,政府应在这方面加大引导和宣传力度,甚至通过一些立法来保障,如对于虚拟数字人生产者和拥有者提出单独的法律要求等。如国外人工智能立法有一些可以借鉴,《欧洲机器人技术民事法律规则》、《韩国机器人基本法案》《俄罗斯机器人格里盛法案》等。

备注:本文观点主要来源于以下专家和企业代表(按姓氏音序排列)

陈贵(上海市政协委员,安杰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吉栋(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高富平(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林云川(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廖虎(商汤科技)、苏苗罕(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盛雪锋(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孙权(百度AI产品业务部)、王敏(京衡律师事务所上海所副主任、普陀区政协委员)。






网址:www.sscdi.cn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38弄富源置地广场2号楼4楼

电话:021-50599810

邮箱:info@sscdi.cn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智慧城市观察

新产研中心

数字城市云课堂

  Copyright © 2021 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04664号-2 >> 网站建设·骐翔网络  <<